1 台站简介
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简称天山冰川站,英文名称Tianshan Glaciological St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我国历史最长的以冰川为主要观测、研究对象的野外台站。该站定位于冰川和冰川作用区的基础观测研究。研究方向是冰川及冰川作用区有关现象的物理、化学与生物过程、机理及相互作用,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在已故知名冰川学家施雅风院士倡议并组织下于1959年建立的。1981年进入世界冰川监测服务处(WGMS)。1988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对外开放台站。1997年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评审中被评为A类站,同时被授予野外工作先进集体。1999年成为首批国家重点野外试点站,2006年通过认证成为国家重点站。200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特殊环境网络重点站。经过50年的建设,已成为一个国内外知名的冰川定位观测、试验和研究基地。

天山冰川站一站三部分布图
天山冰川站分基本站、高山站和阿尔泰山冰川积雪与环境观测研究站。天山冰川站主要监测的参照冰川为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简称1号冰川;43°06′ N, 86°49′ E),是我国监测时间最长、资料最为系统的冰川。该冰川作为WGMS网络中唯一的中国冰川,跻身全球重点观测的十条冰川之列,也是世界上观测时间超过50年的少数几条冰川之一。

天山冰川站主要监测的冰川分布
2 研究目标
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对我国冰川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并一直是国内外冰川定位观测、研究和试验的中心,以冰川和冰川作用区为主要观测、试验和研究对象的野外台站。学科方向是通过对冰川及冰川作用区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观测研究,揭示其演化规律和机理以及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预测其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 观测内容
半个世纪以来,天山冰川站围绕冰川及其作用区,在冰川物理学、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与模拟、雪冰过程与气候环境记录、冰川水文与气象、第四纪冰川与冰缘地貌、冰缘植被与寒区生态等领域开展了相关工作。

冰川实时、可视、立体监测塔
特别是建站以来,天山冰川站围绕1号冰川及乌鲁木齐河源区的观测研究,为揭示山地冰川及冰冻圈其它组分普遍规律,中国西北地区和亚洲中部干旱区山区水资源形成、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国内外其它地区冰川研究的良好参照和典范。研究成果为我国冰川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并填补了国际冰川学对大陆型冰川研究的诸多空白。

冰川考察

气象监测场

冰川水文观测
自1998年起,天山冰川站开始拓展其观测研究范围,如今监测的冰川范围已扩展到天山最西端的托木尔峰和最东端的哈尔里克山,跨越1700公里,形成了完整的天山冰川观测网络。2011年又在新疆喀纳斯建立了分部“阿尔泰山冰川积雪与环境观测研究站”,完善了我国冰冻圈观测体系。至此,天山冰川站一站三部的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涉及冰冻圈多学科的观测内容日趋完善。

逐步实现积雪、气象、冰川径流、积雪径流、喀纳斯湖区水文观测体系
4 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及整体运行情况
仪器型号 | 仪器名称 | 台数 | 运行情况 | 利用率 | 负责人 | 数据质量 | 故障情况 | |
E650U | GPS | 1 | 良好 | 高 | 王璞玉 | 好 | | |
Pulse EKKO PRO 100A | 探地雷达 | 1 | 良好 | 高 | 王璞玉 | 好 | | |
M-P Model 2100 | 气溶胶采样仪 | 1 | 良好 | 高 | 张晓宇 | 好 | | |
| 气溶胶采样仪 | 2 | 良好 | 高 | 张晓宇 | 好 | | |
T200B | 雨雪量计 | 5 | 良好 | 高 | 金爽 | 好 | | |
Davis Vantage Pro2 | 自动气象站 | 4 | 良好 | 高 | 金爽 | 好 | | |
ICS-1500 | 离子色谱仪 | 1 | 良好 | 高 | 朱宇曼 | 好 | | |
DX-320 | 离子色谱仪 | 1 | 良好 | 高 | 朱宇曼 | 好 | | |
DLT-100 | 液态水同位素分析仪 | 1 | 良好 | 高 | 朱宇曼 | 好 | | |
LGR-Autoinjector | 液态水同位素进样器 | 1 | 良好 | 高 | 朱宇曼 | 好 | | |
AccuSizer780A | 微粒粒径分析仪 | 1 | 故障 | | 朱宇曼 | | 系统老化 | |
TR1000-EC | 涡动系统 | 1 | 良好 | 高 | 周平 | 好 | | |
| 25米冰川监测塔 | 1 | 良好 | 高 | 金爽 | 好 | | |
| 10米气象监测塔 | 1 | 良好 | 高 | 金爽 | 好 | | |
Sontek | 多普勒测流系统 | 1 | 良好 | 高 | 周平 | 好 | |
| 水文断面 | 9 | 良好 | 高 | 周平 | 好 | | |
| 气象观测场 | 11 | 良好 | 高 | 金爽 | 好 | | |
| 坡面径流观测场 | 3 | 良好 | 高 | 王飞腾 | 好 | | |
| 生态观测点 | 8 | 良好 | 高 | 王飞腾 | 好 | | |
5 联系方式
依托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站长:李忠勤
联系方式: 0931-4967383,lizq@lzb.ac.cn
6 相关阅读
http://www.casnw.net/web_tz_ts/default.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