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站简介
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简称纳木错站,30°46.44′N, 90°59.31′E, 海拔4730 m,英文名称:Nam Co Station for Multisphere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位于西藏自治区当雄县纳木错乡纳木错湖东南岸,背靠念青唐古拉山脉,下垫面为高寒草甸,属典型的半干旱高原季风气候区。

纳木错站
目前研究人员10名(固定2名),行政管理人员1名,聘用人员5名。同时参与观测站科研工作的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约10人。建站以来,依托台站申请各类科研项目49项,共发表期刊论文117篇(SCI论文63篇)以及《纳木错常见植物图册》和《纳木错流域现代环境过程及其变化》两本专著。
2 研究目标
青藏高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具有全球变化研究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如对毗邻地区的影响、拥有各种自然地理带及环境记录的各种介质等);但缺乏长期的、系统的、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因此在具代表性的纳木错流域建立综合观测站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监测研究,对周边地区乃至全世界气候、水文以及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其意义重大而深远。通过对大气、冰川、湖泊、冻土、植被等的长期定位观测,围绕“冰川-湖泊-大气-植被之间相互耦合关系”的总目标,达到如下科学目标:
① 冰川-湖泊相互关系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② 认识各种环境记录的现代过程(冰芯、湖芯等),如确立各种介质记录代用指标与环境因子的定量关系等;
③ 确立冰/气界面、水/气界面和地/气界面的物质和能量传输和交换过程;
④ 认识植被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⑤ 认识大气环境本底和通量的基本特征。
3 观测内容
纳木错站主要监测有以下7个方面的内容:
观 测 内 容 | 开始时间 | 地点 | 基本参数 |
大气物理观测 | 大气边界层观测 | 2005.9 | 本站 | 30分钟观测一次,共7层,风、温、湿、压、辐射通量 |
大气湍流和辐射观测 | 2005.9 | 本站 | 30分钟观测一次,三维风速、温度脉动量,水汽及CO2脉动量、热通量、辐射通量 |
自动气象站 | 2005.9 | 纳木错西北岸保吉乡 | 15分钟观测一次,共4层,风、温、湿、压、辐射 |
自动气象站 | 2005.8 | 扎当冰川垭口(5800m) | 15分钟观测一次,风、温、湿、压、辐射 |
自动气象站 | 2005.8 | 曲嘎切(海拔5400m) | 15分钟观测一次,共4层,风、温、湿、压、辐射 |
自动气象站 | 2005.8 | 南坡西布冰川末端 | 15分钟观测一次,共1层,风、温、湿、压、辐射 |
大气光学厚度监测 | 2006.8 | 本站 | 每天连续自动观测记录 |
大气环境观测 | 大气气溶胶观测 | 2005.7 | 本站 | 连续采样(1周换膜),分析各种化学成分 |
大气中花粉监测 | 2005.8 | 本站 | 连续采样 |
大气中汞及POP监测 | 2005.8 | 本站 | 连续采样 |
大气降水化学观测 | 2005.8 | 本站 | 连续采样,分析各种化学成分 |
水文观测 | 河流水文断面观测 | 2006.5 | 曲嘎切(海拔4780m) | 水文自动记录,人工测流(半月) |
河流水文断面观测 | 2006.6 | 昂曲(德庆镇) | 水文自动记录,人工测流(一月) |
河流水文断面观测 | 2006.7 | 你亚曲(下游) | 水文自动记录,人工测流(一周) |
河流水文断面观测 | 2007.6 | 拉区(扎当冰川) | 水文自动记录,人工测流(一周) |
湖水水位观测(5个点) | 2005.7 | 本站及纳木错四周 | 每天观测一次(或每周) |
冰情观测 | 2005.11 | 本站 | 每天观测一次(冬季) |
冰川变化监测 | 冰川物质平衡观测 | 2005.8 | 扎当冰川 | 每月观测一次 |
冰川末端变化观测 | 2005.8 | 扎当冰川 | 每月观测一次 |
植被变化 | 植物物候监测 | 2007.5 | 本站 | 生长季节每隔5天一次 |
植物生物量季节变化 | 2007.6 | 本站 | 定期监测 |
土壤呼吸监测 | 2006.8 | 本站 | 每周1次 |
水体(河水/湖水/冰川、表层雪)理化特性监测 | 水体稳定同位素监测 | 2005.8 | 本站 | 每周采样一次 |
水体化学成分监测 | 2005.8 | 本站 | 每周采样一次 |
水体中微生物监测 | 2005.8 | 本站 | 每月采样一次 |
积雪厚度和密度观测 | 2006.11 | 本站 | 分别每天、每3天观测一次(冬季) |
地球物理观测 | 地震观测 | 2005.9 | 本站 | 连续自动记录 |
GPS定位监测 | 2007.4 | 本站 | 连续自动记录 |

纳木错观测各项观测项目位置图

地面辐射观测

大气探空测量

大气化学监测

河流水文观测断面

湖泊冰情观测

冰川观测

温室气体通量观测

湖面监测系统

大气边界层气象观测塔

自动气象站

大气颗粒物(PM2.5)在线监测
4 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及整体运行情况
仪器型号 | 仪器名称 | 台数 | 运行情况 | 利用率 | 负责人 | 数据质量 | 鼓掌情况 |
MILOS | 大气边界层气象塔 | 1 | 良好 | 100%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Cambell EC150 | 涡动相关 | 1 | 良好 | 100%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Kipp&Zonen smp3 | 地表反照率 | 2 | 良好 | 100%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CNR4 | 辐射四分量 | 2 | 良好 | 100%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WXT520 | 小湖湖岸观测系统 | 1 | 良好 | 100% | 张国帅 | 良好 | 仪器探头被鸟啄坏,通过安装针刺,防止鸟类破坏 |
IRR-P | 大湖湖岸观测系统 | 1 | 良好 | 100%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EC150 | 大湖水热通量观测 | 1 | 良好 | 100%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WMO 20cmPAN | 蒸发 | 1 | 良好 | 每天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WMO 20cm | 降水人工观测 | 1 | 良好 | 降水量大于0mm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AWS | 自动气象站 | 1 | 良好 | 100%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CE318 | 太阳光度计 | 1 | 一般 | 50% | 张国帅 | 无法对准太阳 | 仪器无法正常观测,已送到北京修理 |
AE301 | 黑碳 | 1 | 良好 | 100%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Tekran2537 | 大气汞 | 1 | 良好 | 100%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RP1400 | PM2.5,PM10 | 1 | 良好 | 100%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人工采集 | 降水化学 | 1 | 良好 | 降水量大于0mm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大流量采样仪 | 气溶胶 | 2 | 良好 | 100%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被动采样仪 | POPs | 1 | 良好 | 100%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DOAS微分光学大气分析仪 | NO2,SO2 | 1 | 良好 | 100%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L1206B | 流速仪 | 1 | 良好 | 夏季每月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水尺、PH、水温和电导 | 湖泊水体理化 | 1 | 良好 | 100%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气相色谱仪 | 温室气体通量 | 1 | 良好 | 100%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自制仪器 | 增温增湿控制试验 | 1 | 良好 | 100%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LEICA GRX1200PRO | 差分GPS | 1 | 良好 | 100% | 张国帅 | 良好 | 无 |
5 联系方式
依托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站长:邬光剑
联系方式:010-84097080,wugj@itpcas.ac.cn
执行副站长:张国帅
联系方式:13466795033
6 相关阅读
http://www.namco.itp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