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站简介
珠穆朗玛峰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北纬28.21度,东经86.56度, 海拔高度4276 米)位于定日县扎西宗乡,距珠峰登山大本营30公里左右,距定日县城约80公里,距拉萨约650公里。珠峰站包括观测场和生活区两个区域,总面积为30亩。包括观测场和生活区两个区域,中间用栅栏分开,生活区占地约为2000m2。珠峰站建设有科研、实验、生活综合用房800平方米。其中科研办公和实验分析300平方米,专家公寓400平方米,仪器仓储100平方米。会议室有视频会议系统一套,能够进行远程视频会议。

珠峰站概貌
珠峰站成立以来,以本站为基地成长为副研究员1名(李茂善)、高级工程师1名(马伟强)、副教授1名(仲雷),近五年来出站博士后2名(仲雷、周德刚),利用本站观测资料毕业博士11名、硕士10名,在站博士7名。利用资料分析已得到一些有关大气物理、大气环境、水文及地球物理的研究结果,8年多来已发表70余篇论文(SCI-SCIE论文27篇)
2 研究目标
通过对大气和环境过程的观测研究,正确认识喜马拉雅山区大气过程和相关的环境过程及其与我国、东亚、南亚乃至全球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3 观测内容
观测内容 | 开始时间 | 地点 | 基本参数 |
大 气 物 理 观 测 | 大气边界层观测 | 2005.9 | 本站 | 30分钟观测一次,共7层,风、温、湿、压、辐射通量 |
大气湍流和辐射观测 | 2005.9 | 本站 | 30分钟观测一次,三维风速、温度脉动量,水汽及CO2脉动量、热通量、辐射通量 |
大 气 环 境 观 测 | 大气气溶胶观测 | 2005.7 | 本站 | 连续采样(1周换膜),分析各种化学成分 |
大气中花粉监测 | 2005.8 | 本站 | 连续采样 |
大气降水化学观测 | 2005.8 | 本站 | 连续采样(主要分降水采样和河流采样),分析各种化学成分。 |
水 文 观 测 | 河流水文断面观测 | 2008.8 | 绒布河 | 备注:由于2013年河道桥梁工程建设,损坏原有的监测断面,致使2013年没数据。 |
生态 监测 | 植物物候监测 | 2012.7 | 曲宗村草场 | 主要采用样线调查、样方调查和巢式样方等调查方法分别对样地出现的植物种类、状况、多(丰)度、生物量(包括地下生物量)、土壤条件等。 |
地球物理观测 | 地震观测 | 2005.9 | 本站 | 连续自动记录 |
GPS定位监测 | 2007.4 | 本站 | 连续自动记录 |

大气物理边界层塔

风廓线仪

无线电探空监测

冰川化学监测

河流水文监测

喜马拉雅山中部的自动气象站和稳定同位素的梯度观测点

地球物理Sts-2地震观测

地球物理GPS 监测
4 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及整体运行情况
仪器型号 | 仪器名称 | 台数 | 运行情况 | 利用率 | 负责人 | 数据质量 | 故障情况 |
MILOS520 | 大气边界层塔站观测系统 | 1 | 良好 | 高 | 马耀明 | 高 | 少 |
LI7500 | CO2/H2O分析仪 | 1 | 良好 | 高 | 马耀明 | 高 | 少 |
LAP-3000 | 风廓线仪 | 1 | 良好 | 低 | 马耀明 | 高 | 少 |
S02175 | 孢粉电子采样仪 | 1 | 良好 | 高 | 王忠彦 | 高 | 少 |
REFTECK130 | 地震仪 | 1 | 良好 | 低 | 赵俊猛 | 高 | 无 |
莱卡公司 | 双频高精度GPS接收机 | 1 | 良好 | 低 | 赵俊猛 | 高 | 无 |
MILOS500 | 自动气象站 | 2 | 良好 | 高 | 马耀明 | 高 | 无 |
CE318 | 太阳光度计 | 1 | 良好 | 高 | 丛志远 | 高 | 无 |
BLS | LAS仪器 | 1 | 良好 | 高 | 马耀明 | 高 | 多 |
5 联系方式
依托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站长:马耀明
联系方式:010-84097068,ymma@itpcas.ac.cn
执行副站长:王忠彦
联系方式:15208091190,wangzhy@itp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