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孟德利(右一)、中科院院士姚檀栋接受采访 央广网记者黄光辉摄
中央媒体记者雨中走访藏东南站 央广网记者黄光辉摄
藏东南站山上的马场 央广网记者黄光辉摄
8月14日,“走进中科院记者行”科技援藏系列活动结束。
中央多家主要媒体记者在为期8天的“走进中科院记者行”科技援藏系列活动中,从北京到成都、拉萨,从拉萨沿着念青唐古拉山翻越海拔5200米的那根拉山口到中科院纳木错站,回到拉萨后再翻越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穿行于色季拉山到中科院藏东南站。驱车近2000公里。走访了西藏自治区政府、中科院成都山地所、青藏所和中科院纳木错站、藏东南站。采访了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孟德利、中科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党委副书记、樟木首席科学家韦方强和研究员陈宁生、中科院成都信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帮明等十多位领导和科学家。
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孟德利在接受中央媒体集体采访时说:“西藏区域协同创新集群”是中科院与西藏自治区政府合作的重大项目,中科院“西藏区域协同创集群”科技支撑西藏建设发展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西藏是一块宝地、西藏是一块福地,西藏是一方热土、西藏也是净土,未来和中科院的科技合作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中科院院士、“西藏区域协同创新集群”首席科学家、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西藏区域协同创新集群”承担了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综合评估与西藏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西藏樟木镇地质灾害勘查评估与综合防治方案、促进农牧民增收的西藏农牧结合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三个核心任务。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党委副书记、樟木首席科学家韦方强介绍说:成都山地所结合区位优势、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基础,面向国家山区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战略需求,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承担并完成了千余项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解决了国家在山区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为我国山地灾害研究与防治、脆弱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以及山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陈宁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成都山地所设有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山区发展研究中心和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四大研究学科单元、建有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3个国家重点野外台站和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站。
记者在为期8天的采访中了解到,中科院西藏区域协同创新平台项目“西藏樟木滑坡勘查评估与综合防治方案”、科技服务网络行动计划项目群“西藏农牧民增收技术示范”,为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的重要科技支撑。中科院充分利用已有工作基础,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已在西藏高原环境评估、生态建设、灾害防治、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