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吉村农牧结合示范基地里,集中饲养的奶牛产奶效率更高。佘惠敏摄
出拉萨,向西车行40分钟,可以看到蓝天之下、群山之间,有一个民居整饬、草长稞壮的村庄。这是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岗堆镇的吉纳村,村民扎西是个年过50的汉子,见记者采访中科院的专家来村里蹲点的事,他高兴地直夸好。“村里牛羊壮了,草场好了,家里收入增加了,我们看到了科学的力量。”
来自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年轻工程师孙维,在这里一扎几年,终于改变了这里千百年来散养动物的习惯,将251户农户的土地集中流转出来,建设了350多亩人工草地,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现代农牧结合适度规模经营示范。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合作社建立了奶牛集中养殖场,购置了大型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规模化种植优质人工牧草,还3次选派关键岗位人员赴内地学习培训。孙维说:“这里的牛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能以高出一般牛羊肉几倍的价格打入内地市场。2013年合作社实现现金分红,户均增加现金收入1234元,农牧民尝到了市场经济的甜头。”
类似的事情不只在一个村出现。在林周县白朗村,过去绵羊天天爬山啃草,吃进的草补不上高海拔运动掉的膘。2012年底中科院专家到此蹲点,帮助村民引种了黑麦草、绿麦草等优质牧草,绵羊在这些人工草地上每天只需放牧3小时,一年后,这里的羊就变成了“懒羊”,也变成了肥羊,出栏率显著提高。
在这里开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集成示范工作的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的武俊喜博士说,草地退化是制约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带领农户改良草地,修建水渠,采用放牧加补饲绵羊养殖技术,一年下来,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通过努力,白朗村绵羊出栏率从11%提高到30%,原本退化的草地产草量提高两倍。”
而在林芝地区的章麦村,中科院地理所副研究员沈振西等专家结合当地地形,为村民们选择了一条玉米田养鹅和林下大规模养殖藏香猪的路子。
这三个村,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实施的西藏农牧民增收技术示范项目试点村,分别代表了西藏地区的城郊村、半农半牧村、农业村三种不同村庄类型。
西藏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农牧民增收困难,高原生态环境也很脆弱。“希望在确保高原生态环境良好的底线上,找出一个可以大规模复制的农牧民增收范本。”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孟德利说。
西藏农牧民增收项目就这样依托中科院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和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展开。“现代农牧结合以草地农业系统理论为指导,旨在提高饲草生产力、草畜转化效率,降低天然草地放牧压力,是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副站长余成群说,“我们是根据西藏当地村庄的资源禀赋特点,引入适宜科技并重组生产要素,建设西藏农区现代可持续生态畜牧业发展典型样板。”
2012年底才开始的这个项目,由中科院投入资金858万元,力推产业化平台建设、现代农牧结合技术体系构建和人才培养,加快了农牧民增收步伐。据了解,项目首年涉及三个示范村415户、2170人共实现新增经济收益88.3万元,户均增收2128元,下一步,辐射人群将扩大,达到户均增收6000元。
“从目前实施效果来看,所有的创新和尝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预示着项目有广阔的推广前景。”余成群表示,希望能进一步完善设计,努力将其打造成具有里程碑式的农业科研推广示范项目。
(原载于《经济日报》 佘惠敏 2015-01-13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