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介绍台站设备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纳木错站)接近5000米的海拔高度,很难有其他野外台站能与其比肩。
纳木错站紧挨着西藏第二大湖泊,同时也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纳木错湖。伫立于苍茫的青藏高原之上,长期以来,纳木错站的科研人员在冰川监测、湖泊演变、大气环境等多个领域从事深入而艰苦的研究。对他们而言,这里离天空虽近,但离科学更近。
五大研究重点
作为野外台站,纳木错站无疑有着先天的优势。
纳木错站,海拔高度为4730米。它位于当雄县纳木错乡纳木错湖东南岸,距离拉萨230公里,背靠念青唐古拉山脉雪峰,下垫面为高寒草甸。
目前,纳木错站包括观测场和生活区两个区域,总面积为30亩。“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纳木错站内,有会议室、简易实验室、职工宿舍、厨房、洗澡间等多个房间,基本能满足科研人员的各种需求。
青藏高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具有全球变化研究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但缺乏长期的、系统的、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因此,在具代表性的纳木错流域建立综合观测站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监测研究,对周边地区乃至全世界气候、水文以及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纳木错站为研究该区域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环境变化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实验室,同时该区域具有的特殊局地环流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北坡环境的差异等,也为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纳木错站现任站长邬光剑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说。
完善的湖泊水文观测网
背靠纳木错湖,高原湖泊的观测、研究自然是纳木错站科研人员的工作重点。
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消融加剧,由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在青藏高原,冰川径流的增加是部分湖泊面积扩张的原因之一。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纳木错流域,作为冰川—河流—湖泊相互作用的典型区域,深入了解其水循环过程的变化对全球变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2005年以来,在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欧盟第六框架项目等的支持下,纳木错站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冰川—河流—湖泊水文观测网。
在河流水文观测方面,2006年至今,纳木错站依次完成了曲噶切下游、扎当冰川末端、昂曲、你亚曲、测曲5个水文断面选址和建设。
在湖泊水文观测方面,科研人员以纳木错站为依托,在纳木错湖沿岸设立了6个湖泊水位观测点,分别是纳木错站、扎西岛、神山、多加寺、思觉平巴、纳木错东北岸。从2005年6月开始,每月观测一次水尺读数。
在降水观测方面,纳木错流域约1万平方公里,下垫面类型多样,包括冰川、冰碛物、高寒草原和草甸、湿地等,形成了多样的局地小气候。流域内不同地区降水量具有较大差别。纳木错站自2006年7月至今开展了常规的人工降水观测。
“在常规气象水文观测方面,我们在念青唐古拉峰南、北坡、垭口、纳木错西北岸和本站不同海拔架设五台自动气象观测仪,进行常规的气象因子观测,认识局域性气候的差异。”纳木错站副站长张国帅介绍说。
通过这些基础数据的获得,为科学家进一步明确纳木错流域水文特征及其水分循环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研究全球变化下青藏高原水文过程和水资源的变化提供基础数据。
小平台大研究
中科院对纳木错地区的科学研究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对纳木错地区开展了短期的科学考察,获取了部分水文和气象方面的数据。
随后展开的科考活动,对纳木错流域内的冰川和冰川地貌、湖泊、植被、动物、土壤、湿地等开展了研究。当然,纳木错站的成立,更加便利了科研人员的活动。自2005年纳木错建站以来,中外科学家依托台站的支持,对纳木错地区进行了数十次科学考察。
当然,中科院的领导对纳木错的建设和运行一直都很关注。2010年8月,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丁仲礼和原党组副书记、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传杰一行在西藏考察调研期间,特意视察了纳木错站。詹文龙、丁仲礼和郭传杰分别对台站工作人员常年坚守高原的青藏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大家为青藏高原科学研究和西藏地方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此外,纳木错站还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研人员积极与国际接轨,向国际提供一流的研究和一流的数据。
仅2005年下半年,纳木错站就接待国内外学者、专家达150多人次。2006年来访者就达500多人次。这些来访者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及印度各个研究领域的外国科学家和专家学者。一些学者还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项目合作,深入实地考察与研究。
当然,纳木错站是中科院参与野外研究实习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提供理想的试验场地,也为其他许多领域进行科学实地考察研究给予充分、便利的条件。
科普宣传也是纳木错站的一项重大职能之一。作为“加强监测平台建设,丰富科研台站角色”计划的一部分,纳木错站长期向青少年敞开大门,并为他们提供切身体验科研的机会。
“如果能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科学实验,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并深入科研一线观察动手,就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激发潜能,使他们受益终身。”纳木错站前任站长康世昌说。
圣湖守护者
科研人员正在观测
是的,这就是西藏。紫外线强烈,夏天的气候却凉爽无比,以至于当地人笑言,夏日根本不用洗澡。
事实上,在未到纳木错之前,记者对它就仰慕已久。纳木错湖,出自藏语,蒙古语又名“腾格里海”,但不管藏语还是蒙古语,两者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湖还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更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中科院的纳木错站坐落于此,看上去,可谓坐拥大好风景。但当记者真正抵达纳木错站时,才发现这里其实是一片荒凉。蓝色的屋顶,白色的外墙,几间简易的平房,没有多余的装饰,看上去和普通的民宅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有点像城市里建筑工地搭建的简易工棚。野外科考的条件之艰苦,可见一斑。
就连这样简单的房屋,其搭建过程也充满艰辛。这里是西藏的圣湖,所以在纳木错附近修建台站,一开始藏民是有些反对意见的。所幸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个台站才得以顺利建成。当然,特殊的高原环境,也导致建造这座简易建筑所耗费的工夫远大于普通城乡地区。
让记者印象深刻的,除了台站条件的简陋,还有一路行车的艰辛。记者一行是从拉萨驱车赶来纳木错站。在行车途中,必须经过海拔5190米、号称生命禁区的那根拉山口。这个山口位于念青唐古拉山脉,是通往纳木错的必经之路。记者在山口看到,到处挂满了彩色的经幡,随风飘舞,很有几分神秘色彩。当然,尽管海拔高,但因为没有什么植被,所以山口都是石块和泥地。极目四望,周遭都是起伏的山丘,苍凉至极,而远处的纳木错湖犹如明镜,隐约可见。
当然,让记者饱受“震撼教育”的,主要是高海拔带来的高原反应。在拉萨等地采访时,海拔都在三四千米,记者只是感到有些乏力,并没有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但当记者抵达那根拉山口时,明显感觉有些心慌,头痛欲裂。这种反应,延续到纳木错站时也没有消失。这让记者更加钦佩常年值守在纳木错站的科研人员,要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感,还要做好科研工作,何其不易。
现在的纳木错湖,已经成为游客云集的风景名胜。但对纳木错站的科研人员来说,每日的监测工作必不可少,根本无暇品味风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圣湖守护者。正是有了他们长年累月的工作,我们才能对纳木错湖的生态有全面的了解。人们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纳木错站其实也是这样,科研人员来来去去,历任几届站长,不变的却是纳木错站的定位与使命。希望我们的科研人员能够保重身体,工作顺利。
《中国科学报》 (2015-01-19 第8版 平台)